手机看新闻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 湘潭新闻在线,湘潭权威新闻媒体!
 

实时·准确·聚焦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湘潭时政 >

解读精美湘潭两年行动计划意义:促进产城融合

2016-06-15 07:52 | 来源:湘潭新闻网 | 人气:1 | 评论

6月15日讯(湘潭日报 谭涛)近期“精美湘潭”的多个项目纷纷动工,提升城市品质的两年行动计划也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与期待,然而这一扮靓城区的行动背后,蕴含的是市委、市政府对城市发展更深层次的考量——促进产城融合,并通过产城融合,让湘潭集聚更多人气,迸发更多的活力。

老城与新城的发展之“痛”

今年30岁的胡先生,家住岳塘区火炬路附近,工作单位却在雨湖区韶山西路,上下班经常被堵在一桥或者三桥上,这是他的小烦恼。胡先生告诉我们,家到工作单位尽管只有约10公里的距离,但为了防止桥面堵车,他每天需要提前1个小时出门,这让他产生了换工作的想法。胡先生是株洲人,经常堵车是湘潭市城区留给他最深的印象之一。

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,我市城区面积已经扩展到168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增长到106万,按照国家标准,我市已经进入大城市范畴,而《省新型城镇化规划》也将长沙、湘潭、株洲等5个城市纳入全省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盘子。而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,城市不紧凑、功能不完善、品位不高、形象不美等问题也逐渐显现。

相关专家表示,在我市城区发展过程中,新老城区都暴露出不同的问题。作为老城区,雨湖区历史建筑文物多,其保护与更新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;作为城市的商业中心,总体规模小,人口密度大,棚户区较多、地势较低等现实问题存在,城市快速发展与路网体系不完善、交通拥堵、交通设施不足,江、滩、堤、路、建筑的关系难处理的矛盾突显。

作为新城区,岳塘区的主干路网已形成,交通顺畅,但城市空间尺度较大,支路网相对缺乏;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;部分地区如下摄司传统工业区污染较严重,环境质量差;市政设施建设滞后,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。

建设与发展的互相融合

目前我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口,中部崛起“智造谷”的战略规划已经开始实施。一座城市要发展,基础设施应先行,这是城市管理者的普遍共识。如果产业没有城市的依托,即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。精美湘潭两年行动计划因此诞生。

专家分析,精美湘潭两年行动计划共13大类86个重点项目,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交通和环境,而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品质,对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。随着沿江风光带、窑湾历史文化街区、公园等项目的建设,湘潭的城市形象会大大提升,这不仅能够促进周边地价升值,同时也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;随着五座大桥桥头交通优化、西二环拉通、昭华湘江大桥建成等,我市内外交通循环会进一步优化,并且岳塘区与雨湖区、与湘潭经开区之间的联系会更加密切,这有利于城区内的商业往来。

此外,随着城际铁路站场、沪昆高铁北站站场等项目的建设,我市将新增多个广场、公交站场、停车场、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、商业配套设施,而站场的建设会大大方便乘客的集散,有利于市民的出行,同时也可以提升湘潭的对外形象,进一步扩张湘潭的市场容量,吸引更多人来到湘潭旅游、买房、投资等。

专家表示,完善公共交通、水电通信管网、垃圾处理等设施,是产城融合的基础,在此基础上,大力发展产业,进而吸引人流、产业流、现金流,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。

短期与长期的规划同行

湘潭目前正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时期,机遇与挑战并存,从长株潭一体化,到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建设,再到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部署,如果城市没有活力,没有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,必然不能抢占发展的先机。精美湘潭只是一个起步,接下来我市还将继续修改《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0—2020年)》,从而让城市发展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。

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此次规划修改初步确定保持“城市性质不变、规模不变、市域结构不变、规划年限不变”的“四不变”原则,围绕“生态优先、多规衔接、转型发展、保障”的修改思路,重点对空间管控、城镇化目标、规划区空间结构、历史保护和重大基础设施等进行修改完善。

据了解,修改后的规划会进一步落实生态保护要求,强化空间资源管控,包括补充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、城市开发边界,优化规划区禁建区、限建区和适建区的三区划定内容,以及优化中心城区绿线和蓝线内容;进一步调整城镇化发展目标,落实新型城镇化要求,适当调低2020年城镇化水平,并在新的市域城镇人口规模下,调整市域城镇规模等级。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,适应国家重大设施和项目建设的变化,强调多规协调,重点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;进一步强化历史保护与城市风貌塑造,彰显城市特色,强化设施的支撑保障,促进区域融合,提升城市运行能力,包括优化综合交通系统,强化区域交通设施的衔接、城市快速联系通道和次支路网的建设,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系统,新增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内容等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